Skip to main content

Effective Java 阅读笔记

effective java reading note。

创建和销毁

考虑使用static factory method代替构造函数

优点

  • 有名字

  • 不必每次调用都创建新对象,为重复的调用返回相同对象

    看 Boolean 的实现:

    public final class Boolean implements java.io.Serializable,
    Comparable<Boolean> {

    public static final Boolean TRUE = new Boolean(true);
    public static final Boolean FALSE = new Boolean(false);

    public static Boolean valueOf(boolean b) {
    return (b ? TRUE : FALSE);
    }
    }

- 可以返回子对象,更灵活,适合面向接口编程

```java
class Father {
private Father() {
}

public static Father newInstance(String type) {
if (type.equals("ChildA")) { // 根据类型判断返回那个子类对象
return new ChildA();
} else {
return new ChildB();
}
}

public void getName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My name is father");
}

private static class ChildA extends Father {
public void getName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My name is child A");
}
}

private static class ChildB extends Father {
public void getName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My name is child B");
}
}
}
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Father c1 = Father.newInstance("ChildA");
c1.getName();
Father c2 = Father.newInstance("ChildB");
c2.getName();
}
}

典型应用是:服务提供者框架,如jdbc实现;看下面的案例

  /**
* 服务接口,让提供者实现,
* 相当于jdbc的connection接口
* @author xiaoyu
*
*/
public interface Service {
// 。。。
}

/**
*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,负责创建服务实现的实例
* 是可选的,如果没有,service interface的实现就按照类名称注册,通过反射创建实例
* 相当于jdbc的Driver接口
* @author xiaoyu
*
*/
public interface Provider {

Service newInstance();
}
/**
* 管理器,负责服务注册和API访问
* 核心是用一个map维护 name 和 provider 的一一对应
* @author xiaoyu
*
*/
public class ServiceManager {

/**
* 组织实例化
*/
private ServiceManager() {};

private static final HashMap<String, Provider> providers = new HashMap<String, Provider>();
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EFAULT_PROVIDER_NAME = "def";//默认

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Default(Provider p) {
providers.put(DEFAULT_PROVIDER_NAME, p);
}

/**
* 服务注册API,相当于jdbc中DriverManager.registerDriver();
* @param name
* @param provider
*/
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Provider(String name, Provider provider) {
providers.put(name, provider);

}

/**
* jdbc中的Drivermanager.getConnection
* @return
* @throws Exception
*/
public static Service newInstance() throws Exception {
return newInstance(DEFAULT_PROVIDER_NAME);
}

public static Service newInstance(String name) throws Exception {
Provider provider = providers.get(name);
if (provider == null) {
throw new Exception("no provider regist with name: " + name);
}
return provider.newInstance();

}

}
  • 在创建参数化实例时,使代码变得简洁(语法糖)

    private Map<String, List<String>> map = new HashMap<String, List<String>>();  
    public static <K, V> HashMap<K, V> newInstance() {
    return new HashMap<K, V>();
    }

缺点

  • 与其他静态方法不易区分,因此经常采用习惯的命名:valueOf、getInstance、newInstance

  • 类如果不含 public 或者 protect 的构造器.就不能被子类化,无法产生子类,不能有继承关系

场景(何时可以替换构造器)

  • 静态工厂通常更加合适
  • 需要有继承时,必须要用构造器

遇到很多可选构造器参数时,用构建器(Builder模式)

有很多参数时,使用构造器不方便

场景(何时使用builder模式)

若类的构造器or静态工厂中有多个参数(4个or更多),适用,特别是有很多可选参数时

Builder模式

一种不合适的方法是: Javabean,通过setter设置参数,弊端:1.构造过程被分散到多个setter中,无法仅仅通过检验构造器参数的有效性来 保证一致性,不能保证线程安全;2.Javabean模式阻止了把类做成不可变类的可能

更好的方式是 Builder

/**
* 外部类构造器为private,内部类构造器为public,build()也是public的
* 内部类为static
* @author xiaoyu
*
*/
public class Apple {

private final String require1;
private final String require2;

private final String optional1;
private final String optional2;
private final String optional3;

private Apple(Builder b) {//这里相当于简化了参数,在这里进行参数检验
this.require1 = b.require1;
this.require2 = b.require2;
this.optional1 = b.optional1;
this.optional2 = b.optional2;
this.optional3 = b.optional3;
}

//这个类可用interface+泛型进行抽象
public static class Builder {
private final String require1;
private final String require2;

//可选参数初始化
private String optional1 = "";
private String optional2 = "";
private String optional3 = "";

public Builder(String require1, String require2) {
this.require1 = require1;
this.require2 = require2;
}

public Builder optional1(String optional1) {
this.optional1 = optional1;
return this;
}
public Builder optional2(String optional2) {
this.optional2 = optional2;
return this;
}
public Builder optional3(String optional3) {
this.optional3 = optional3;
return this;
}

public Apple build() {
return new Apple(this);
}
}
}
public class Test {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Apple apple = new Apple.Builder("r1", "r2").optional1("o1").optional2("o2").optional3("o3").build();
System.out.println(apple);
}
}

Private构造器或者使用枚举类型来强化singleton

想要实现一个单例的类,可能会有如下的经历:

  • 私有化构造器 - 但是在反序列化时会产生新对象
  • 使用包含单个元素的Enum (单元素的Enum是实现singleton的最佳方式, 当然还有别的, 比如 使用静态内部类, 借助 jvm自身特性保证线程安全)

类似的, 通过私有化构造器强化 "不可实例化", 比如 工具类

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

应用场景

通过创建附加的小对象, 提升程序的清晰性、简洁性和功能性,这通常是件好事。

反之,通过维护自己的对象池(object pool)来避免创達对象并不是一种好的做法,除非 池中的对象是非常重量级的;因为维护对象池会把代码弄乱,增加内存耗用

对于字符串

String s = "stringette";//
String s = new String("stringette");//don't do this

通过静态工厂方法重用对象

例如静态工厂方法Boolean.valueOf(String)回返回一个固定的Boolean实例,而构造器Boolean(String)在每次被调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

重用已知不会被修改的可变对象

// 判断 婴儿潮
public class Person {
private final Date birthDate;
public Person(Date birthDate) {
this.birthDate = birthDate;
}
private static final Date BOOM_START;
private static final Date BOOM_END;

//这里的static块中的对象在每次Person创建时会被重用(只在 class 被 load 时候执行一次)
static{
Calendar gmtCal=Calendar.getInstance(TimeZone.getTimeZone("GMT"));
gmtCal.set(1946,Calendar.JANUARY,1,0,0,0);
BOOM_START=gmtCal.getTime();
gmtCal.set(1965,Calendar.JANUARY,1,0,0,0);
BOOM_END=gmtCal.getTime();

}
public boolean isBabyBoomer(){
// 不推荐的做法: 将 BOOM_END BOOM_START 初始化放在这里来延迟初始化 (如果 isBabyBoomer() 从来不被调用, 这么做可以消除这些不必要的初始化工作,但是不建议这样做。这样做会使方法的实现更加复杂,而性能提升很小, 划不来.)
return birthDate.compareTo(BOOM_START)>=0&&birthDate.compareTo(BOOM_END)<0;
}
}

视图(适配器)的实例不需要创建多个(存疑)

针对给定对象的特定适配器,不需要创建多个适配器实例。虽然适配器适配的对象可能改变,但是所有返回对象在功能上是同等的。

例如,Map接口的keySet方法返回该Map对象的Set视图,其中包含该Map中所有的键 (key)。粗看起来,好像毎次调用keyset都应该创建一个新的Set实例,但是,对干一个给定的 Map对象,实际上每次调用keySet都返回同样的Set实例。虽然被返回的Set实例一般是可改变 的,但是所有返回的对象在功能上是等同的:当其中一个返回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,所有其 他的返回对象也要发生变化,因为它们是由同一个Map实例支律的•虽然创建keySet视图对象 的多个实例并无害处,却也是没有必要的。

消除过期的对象引用

核心就是避免 内存泄露

内存泄漏:栈的内存泄露

应用实例:

public class Stack {

private Object[] elements;
private int size = 0;
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_CAPACITY = 16;

public Stack() {
elements = new Object[DEFAULT_INIT_CAPACITY];
}

public void push(Object o) {
if (elements.length == size) {
elements = Arrays.copyOf(elements, 2*size + 1);
}

elements[size++] = o;
}

public Object pop() throws Exception {
if (size == 0) {
throw new Exception();
}
Object o = elements[--size];
elements[size] = null;//-----消除过期对象,防止内存泄露---------
return o;
}

}

内存泄漏:缓存判断是否过期

  • 解决方案1:当缓存对象是否过期由外部是否有他的键的引用决定,可用WeakHashMap代表缓存

  • 解决方案2:对象是否过期不易确定,随时间推移,对象会变得越来越没价值

    • 这时,缓存应该时不时地清除没用项,这个工作可由一个后台线程来完成

    • 或者可以在给缓存添加新项时顺便清理过期项,LinkedHashMap利用removeEldestEntry很好实现

    • 对于更复杂缓存体系,必须使用java.lang.ref

内存泄漏:注册回调后不要忘记取消注册

如果你实现了一个API,客户端在这个 API中注册回调,却没有显式地取消注册,那么除非你采取某些动作,否则它们就会积聚。确保 回调立即被当作垃圾回收的最佳方法是只保存它们的弱引用(weak reference),例如,只将它们 保存成WeakHashMap中的键。

避免使用终结方法

终结方法(finalizer)通常是不可预测的, 通常使用try。。。finally+显式终结方法如:close()来终结资源

覆盖object中的方法

覆盖equals()

何时覆盖

如果类具有自己特有的“逻辑相等”概念(不 同于对象等同的概念),而且超类还没有榷盖equals以实现期望的行为,这时我们就需要覆盖 equals方法

覆盖时需要遵守的约定

  1. 自反性 x.equals(x) == true
  2. 对称性 x.euqals(y) == y.equals(x)
  3. 传递性 x.equals(y) , y.equlas(z) -> x.equlas(z)
  4. 一致性 多次x.euqlas(y)的结果必选是一致的
  5. 非空性 x!=null&&x.equlas(null)==false ==true

怎么实现高质量的equals方法

  1. 使用 == 操作符检查“参数是否为这个对象的引用”
  2. 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 检查“参数是否是正确的类型”
  3. 把参数转换为正确的类型
  4. 对于每一个关键域 逐个对比
  5. 编写完成后 请检查和测试他们是否是传递的、对称的、一致的
  6. 覆盖equals是总是要覆盖hashCode方法!

覆盖hashCode()

一般和 equals() 同时覆盖

一种覆盖方式

1. 把某个非零的常数值,比如说17,保存到一个名为result的int类型变量中。(int result = 17)

2. 对于对象中每个关键域f (指equals方法中涉及的每个域),完下面的步骤:

a. 为该域计算int类型的散列码 c:

i. 如果该域是boolean类型的,则计算(f ? 1 : 0)

ii. 如果该域是 bytecharshort、或者int类型的,则计算(int)f。

iii. 如果是 long 类型的,则计算 (int)(f^(f>>>32))

iv. 如果该域是 float 类型,则计算 FLoat.floatToIntBits(f)

v. 如果该域是 double 类型,则计算 Double.doubleToLongBits(f),然后按照步骤2.a.iii,为得到 long 类型值计算散列值。

vi. 如果该域是一个对象引用,并且该类的equals方法通过递归地调用equals的方式来比较这个域,则同样为这个域递归地调用hashCode。如果需要更复杂的比较,则为这个域计算一个范式(canonical representation),然后针对这个范式调用hashCode。如果这个域为null,则返回0

vii. 如果该域是一个数组,则要把每个元素当作单独的域来处理。

b. 按照下面的公式,将 2.a 计算得到的散列码 c 合并到 result 中:result = 31 * result + c;

3. 返回result。

4. 写完了之后,检查是否符合上述的三条规定。

注:在计算过程中选择31的原因,是因为31有个很好的性能,现代的JVM可以自动的优化计算过程,将31 * i优化成为(i << 5) - i。用位运算和减法替代了乘法


@Override
public int hashCode() {
int result = 17;
result = 31 * result + areaCode;
result = 31 * result + prefix;
result = 31 * result + lineNumber;
return result;
}

如果一个类是不可变的,且计算hashcode开销比较大,可以考虑把散列码缓存在对象内部

private volatile static int hashcode;
@Override
public int hashCode() {
int result = hashcode;
if (result == 0){
result = 31 * result + areaCode;
result = 31 * result + prefix;
result = 31 * result + lineNumber;
hashcode = result;
}
return result;
}

最好始终覆盖toString()

谨慎地覆盖clone()

常规做法

实现cloneable接口,覆盖clone()

@Override 
public PhoneNumber clone() {
super.clone();
}

// 此公有方法首先调用super.clone(),然后修正任何需要修正的域(浅克隆、深度克隆)。

更好的做法

提供一个拷贝构造器(copy constructor)或者拷贝工厂(copy factory)

相比Cloneable/clone优点:

不依赖于某一种很有风险的,语言之外的对象创建机制; 不要求遵守尚未制定好的文档规范; 不会与final域的正常使用发生冲突; 不会抛出不必要的受检查异常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; 不需要强制进行类型转换;

public class GoodClone {
private int type;
private final String special;

public GoodClone(int type, String spe) {
this.type = type;
this.special = spe;
}

/**
* 拷贝构造器
*
* @param good
*/
public GoodClone(GoodClone good) {
this.special = good.special;
this.type = good.type;
}

/**
* 拷贝工厂
* @param good
* @return
*/
public static GoodClone newInstance(GoodClone good) {
return new GoodClone(good.type, good.special);
}
}

考虑实现comparable接口

如果编写的 类有明显的排序关系, 实现 Compareble<T> 接口

类and接口

使类和成员的可访问性最小化

访问修饰符

访问权限   类   包  子类  其他包

public ∨ ∨ ∨ ∨ (对任何人都是可用的)

protect ∨ ∨ ∨ ×    (继承的类可以访问以及和private一样的权限)

(default) ∨ ∨ × ×    (包访问权限,即在整个包内均可被访问)

private ∨ × × ×    (除类型创建者和类型的内部方法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访问的元素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private 私有 只有在声明这个成员的类内部可以访问
(default) 包级私有 同个 package 可访问, 子类不可访问
protected 受保护的 同个 package 可访问, 子类可访问
public 公有的 任何地方可以访问

private 和 default 成员不会影响API Protected 和public 会被导出到API 实例域绝对不能是public (因为 包含public域的类都不是线程安全的) 在public class中使用public的方法访问private的域

使可变性最小化(不可变类)

不可变类

不可变对象本质上是线程安全的,它们不要求同步; 可以自由地被共享; 但是也有缺点: 对于每个不同的值(状态)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对象实例来表示, 耗费内存

定义: 实例不能被修改的类,如:String,Integer等基本类型的包装类

使类不可变,有如下5条规范:

  1. 不提供任何修改对象状态的方法(mutator)
  2. 保证类不可扩展(如继承),一般使用final修饰类
  3. Final修饰所有域
  4. Private修饰所有域
  5. 确保对任何可变元素的互斥访问: 🐍 客户端不能获得类的可变域所指向对象的引用; 🐍 不要用客户端提供的对象初始化类的可变域

一个不可变类例子demo

/**
* 实现一个标准的不可变类,复数,有实数和虚数
* @author xiaoyu
*
*/
public final class Complex {
private final double re;//实数
private final double im;//虚数
public Complex(double re, double im) {
this.re = re;
this.im = im;
}

public double getRe() {
return re;
}
public double getIm() {
return im;
}
//加法
public Complex add(Complex c) {

return new Complex(re+c.re, im+c.im);
}
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
if (obj == this) {
return true;
}
if (!(obj instanceof Complex)) {
return false;
}
Complex temp = (Complex) obj;
return Double.compare(re, temp.re) == 0 &&
Double.compare(im, temp.im) == 0;
}
@Override
public int hashCode() {
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
return super.hashCode();
}

}

不可变类其他实现方式:私有化构造器,提供static工厂方法

//好处是更灵活,可以为静态工厂提供缓存,比如:对于hashcode计算复杂的类,缓存code值
public class Complex {
private final double re;
private final double im;

private Complex(double re, double im) {
this.re = re;
this.im = im;
}

public static Complex valueOf(double re, double im) {
return new Complex(re, im);
}
}


不可变类优缺点

线程安全的,它们不要求同步, 可以自由地被共享

但是 对于每个不同的值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对象

缺点的解决办法:

  • 对于频繁会用到值,在类内部提供public static final 的常量

  • 或者 对于不可变类,创建一个与之配套的“配套类”,是可变的,如:String和StringBuilder

复合(组合)优于继承

使用复合的场景

比较抽象的说法是,只有子类和父类确实存在"is-a"关系的时候使用继承,否则使用复合。 或者比较实际点的说法是,如果TypeB只需要TypeA的部分行为,则考虑使用复合。

一个具体实例

public class InstrumentedHashSet<E> extends HashSet<E> {
// The number of attempted element insertions
private int addCount = 0;

public InstrumentedHashSet() {
}

public InstrumentedHashSet(int initCap, float loadFactor) {
super(initCap, loadFactor);
}

//覆盖hashset(父类)的两个方法,但是内部还是调用父类的对应方法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add(E e) {
addCount++;
return super.add(e);
}

//父类addAll内部是通过调用add方法实现,这里计数重复了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addAll(Collection<? extends E> c) {
addCount += c.size();
return super.addAll(c);
}

public int getAddCount() {
return addCount;
}
}
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
//解决办法是:
// 即,在一个forwarding class中增加一个private field引用现有类的实例,forwarding class中的方法对应现有类的方法。【forwarding class】相当于是一个包装类


public class ForwardingSet<E> implements Set<E> {
private final Set<E> s; // 组合, 而不是继承

public ForwardingSet(Set<E> s) {
this.s = s;
}

//省略一些接口 。。。。。
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) {
return s.equals(o);
}

@Override
public int hashCode() {
return s.hashCode();
}

@Override
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
return s.toString();
}
}

//使用时直接继承forwarding class:

public class InstrumentedSet<E> extends ForwardingSet<E> {
private int addCount = 0;

public InstrumentedSet(Set<E> s) {
super(s);
}
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add(E e) {
addCount++;
return super.add(e);
}
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addAll(Collection<? extends E> c) {
addCount += c.size();
return super.addAll(c);
}

public int getAddCount() {
return addCount;
}
}


要么为继承而设计,并提供文档,要么禁止继承

一个类设计为可继承,要遵循:

  1. 构造器不能调用可被覆盖的方法
  2. 如果实现了cloneable、serielizable接口,则clone方法和readObject方法不能调用可被覆盖的方法

接口优于抽象类

接口和抽象类优缺点

对于 接口:

- 现有的类可以很容易被更新,以实现新的接口。

- 接口是定义mixin(混合类型)的理想选择。

- 接口允许我们构造非层次结构的类型框架

对于 抽象类:

- 可以对于一些高层方法提供实现, 而把低层基本方法交给子类去实现(实际上高层方法就是调用的低层方法)

抽象类和接口合作:骨架实现类

在选择抽象类和接口时,并不是二选一的答案,或干脆枪毙掉抽象类。其实,可以把接口和抽象类的优点结合起来,对于你希望导出(对外提供)的每一个重要接口都提供一个抽象类(骨架实现类)。接口的作用仍然是定义类型,骨架实现类负责实现无需子类关心的方法。

按照惯例,骨架实现类的命名方法为: AbstractInterface,这里的Interface指的是接口的名字。JDK的的集合框架中,具有大量这样的骨架实现类:AbstractCollection,AbstractSet,AbstractList,AbstractMap

//假设有一个接口,它可以实现一组对象的求和,代码如下:

public interface Summation<T> {
//实现两个对象的相加
T twoEleAdd(T obj01, T obj02);

//实现List求和
T listEleSum(List<T> list);

//实现数组求和
T arrayEleSum(T[] array);
}
//根据观察,它的基本方法只有一个T twoEleAdd(T obj01, T obj02);,现在我们可以来实现他的“骨架”了:

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ummation<T> implements Summation<T> {

@Override
public abstract T towEleAdd(T obj01, T obj02);

@Override
public T listEleSum(List<T> list) {
T firstEle = null;
for (T t : list) {

if (firstEle == null) {
firstEle = t;
continue;
}

firstEle = towEleAdd(firstEle, t);
}
return firstEle;
}

@Override
public T arrayEleSum(T[] array) {
T firstEle = null;
for (T t : array) {

if (firstEle == null) {
firstEle = t;
continue;
}

firstEle = towEleAdd(firstEle, t);
}
return firstEle;
}
}
//继承这个骨架类就只用实现towEleAdd方法,就可以完成一组对象的求和工作了。

接口只用于定义类型

类实现接口时,接口就冲当该类实例的类型,为了其他目的(如:引入常量)而定义接口是不好的

类层次优于标签类

标签类: 一个类可以有多个风格的实例,如:类Figure(图形),可以有实例Circle(圆),Rectangle(方形),square(正方); 这些标签类(tagged class)有着许多优点,但是破坏了可读性

类层次: 继承, 实现

用函数对象(函数接口)表示策略

策略模式

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,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,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。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端而独立变化

函数对象

定义这样一种对象,它的方法执行其他对象上的操作,如果一个类仅仅导出这样的一个方法,它的实例实际上就等同于一个指向该方法的指针。这样的实例被称为函数对象

class StringLengthComparator {
public int compare(String s1, String s2) {
return s1.length() - s2.length();
}
}
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
//这个类是无状态的,没有域,这类的所有实例是功能上等价的,所以可以作为单例存在

class StringLengthComparator {
private StringLengthComparator() {}
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LengthComparator
INSTANCE = new StringLengthComparator();
public int compare(String s1, String s2) {
return s1.length() - s2.length();
}
}
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
// 但是,用这述这种方法有个问题,就是规定了参数的类型,这样就无法传递任何其他的比较策略。相反,对于这种情况,应该定义一个Comparator接口,并修改StringLengthComparator来实现这个接口。换句话说, 在设计具体的策略类时,还需要定义一个策略接口:

// Strategy interface
public interface Comparator<T> {
public int compare(T t1, T t2);
}
//当下,前面的具体策略类声名如下:
class StringLengthCompara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<String> {
// ...
}

//这样,在传递具体策略类的对象的时候,只需要将参数类型定为接口类型(使用接口做类型定义),现在可以传递其他的比较策略了。
// 具体策略类往往使用匿名类声名,如下:

Arrays.sort(stringArray, new Comparator<String>() { // 1. 当一个具体策略只被使用一次时,通常使用匿名类来声名和实例化这个具体策略。
public int compare(String s1, String s2) {
return s1.length() - s2.length();
}
});
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
// 2. 当一个具体策略是设计用来重复使用的时候,它的类通常就要被实现为私有的静态成员类,并通过公有的静态final域或静态工厂方法导出,其类型为策略接口。

// Exporting a concrete strategy
class Host {
private static class StrlenCmp implements Comparator<String>, Serializable {
public int compare(String s1, String s2) {
return s1.length() - s2.length();
}
}

// Returned comparator is serializable
public static final Comparator<String> STRING_LENGTH_COMPARATOR = new StrlenCmp();
}

优先考虑静态成员类

静态成员类 非静态成员类 区别:

  1. 非静态成员类 的 实例 与外围类的一个实例 关联 (在非静态成员类内部,可以调用外围的方法,其实例包含一个外围实例的引用)---------------所以会增加构造的时间开销; 所以当不访问外围类时,要声明成静态的static,如果不static,则每个实例将包含一个指向外围类实例的引用,要消耗时间空间,导致外围实例不被回收

  2. 如果嵌套类实例 能在 外围类实例 之外独立存在,必须是静态成员类 --------------- 所以在没有外围类实例时,不能创建非静态成员类,非静态成员实例的必须要有一个外围实例

使用场景: 如果一个嵌套类需要在一个以上的地方使用,或者它太长了,不适合放在一个方法(注意:不是类)内部,那么应该使用成员类。如果成员类的每个实例都需要一个指向外围实例的应用(需要使用this),则该成员类做成非静态的;否则就应该做成静态的。

使用泛型而不要使用原生态类型

ref: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000070fc7267

A:原生态类型如 List:不带任何类型参数的泛型名称 B:参数化类型如List<String> :表示元素类型为String的列表 C:无限制的通配符类型如List<?>:表示元素为未知类型

列表优于数组

  • 数组是协变的(convariant),如果 Sub 是 Super 的子类型,那么数组类型 Sub[] 就是 Super[] 的子类型。泛型是不可变的,List<Sub>不是List<Super>的子类型, 所以优先使用列表可以用到泛型

  • 数组是具体化的(reified),因此数组在运行时才知道并检查它们的元素类型约束, 而泛型约束在编译期间就可以检查.

优先考虑类型安全的异构容器

普通容器: 泛型中的 "泛型参数"将元素类型定死了, 如:Set<String>,只有一个类型参数,可以存“jjj”“xxxx”等;HashMap<String, Object>集合有两个类型参数,可以存 “小明”-new People(), “小红”-new People()

异构容器: 一个容器里面它存放的类型参数数目是不固定的,那么它就是一个异构的容器; 如:Map<Class<T>, T>,可以存Student.class-new Student(), Car.class-new Car()

一个使用场景: 使用一个容器来存放数据库中有任意列的一个行。因为一行,列的数目是不固定的,每个列的类型也是不确定的,那么就可以使用一个异构的容器来表示这个行

//表示一行记录中的一列, T是类型,valClass是值
public class Column<T> {

private final T valClass ;

@SuppressWarnings( "unchecked" )
public Column(Class<T> valClass) {
this. valClass = (T) valClass;
}

@SuppressWarnings( "unchecked" )
public T cast(Object obj) {
return obj == null ? null : ((Class<T>) valClass).cast(obj);
}
}
//表示一行记录,包含多个column
public class DatabaseRow {

private Map<Column<?>, Object> row = new HashMap<>();

public <T> void putColumn(Column<T> type, T instance) {
if (type == null )
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("Type is null" );
row.put(type, instance);
}

public <T> T getColumn(Column<T> type) {
return type.cast( row.get(type));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atabaseRow db = new DatabaseRow();

Column<Integer> colInt = new Column<Integer>(Integer. class);
Column<Double> colDouble = new Column<Double>(Double. class);
Column<Float> colFloat = new Column<Float>(Float. class);

db.putColumn(colInt, 1);
db.putColumn(colDouble, 10.0);
db.putColumn(colFloat, 12.3f);

System. out.println(colInt.getClass() + " " + colDouble.getClass());
System. out.println(db.getColumn(colInt) + " " + db.getColumn(colDouble));
}

}

枚举和注解

用enum代替int常量

在枚举enum中使用实例域

实现接口以编写可扩展的枚举类型

使用注解or接口做标识

Java1.5之后,使用注解如:@Test 标明有些元素需要通过xx工具或xx框架特殊处理

空接口,如:cloneable,serielizable接口 相对于标记注解的优点:

  1. 使用接口,定义了类型,可以在 编译时发现(使用注解情况下)运行时才能显现的错
  2. 可以被更加精确的锁定--------这个还不理解

坚持使用@Override注解

可以避免一大类非法错误 如:覆盖equals,hashcode方法是出错

方法

在方法开始检查参数的有效性

进行必要的保护性拷贝

将传入参数拷贝一份之后再传入

//在编写不可变类时,或者要让客户端的对象进入内部数据结构中时

public final class Period {
private final Date start; //这里看似不可变,但是Date类是可变的
private final Date end;
public Period(Date start,Date end) {
if(start.compareTo(end) > 0){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start + " after " + end);
}
this.start = start;
this.end = end;
}

public Date start(){
return start;
}

public Date end(){
return end;
}
//remainder omitted
}

//由于date是可变的,如下操作即可改变date状态:
Date start = new Date();
Date end = new Date();
Period period = new Period(start, end);
end.setYear(78); // end 被改变了
System.out.println(period.end());
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
// 对 构造函数 改进

public Period(Date start,Date end) {
this.start = new Date(start.getTime()); // 重新赋值一份, 切断 client 和 函数内部的联系
this.end = new Date(end.getTime());
if(this.start.compareTo(this.end) > 0){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this.start + " after " + this.end);
}
}

慎用重载

重载是发生在编译时的,所以严格的说,它并不是多态, 要调用哪个重载方法是在编译时做出决定的

对于重载方法的选择是静态(编译时的对象类型决定)的,对于覆盖的方法的选择则是动态(运行时的对象类型决定)的

是否重载, 只和参数个数, 类型有关, 和返回值无关

public class OverloadTest {
public static String mothod(Collection<?> col) {
return "unknown collection";
}
public static String mothod(List<?> list) {
return "list"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Collection<?>[] coll = {
new HashSet<String>(),
new ArrayList<String>()
};
for(Collection<?> c : coll) {
System.out.println(mothod(c));
//都调用mothod(Collection<?> col)方法,程序将打印两次unknown collection
// 因为程序调用哪个重载方法是在编译时确定的,在for循环中参数的编译时类型为Collection<?>,所以每次迭代都将调用mothod(Collection<?> col)方法
}
}
}


应该返回0长度的数组或集合,而不是null

调用者不必做额外的特例处理,如对是null的情况做额外处理

通用程序设计

使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最小化

  1. 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声明变量
  2. 局部变量都应该初始化,如果不能初始化,就应该推迟声明

Foreach循环优于传统for循环

因为隐藏了索引 i

如果要使用精确的答案,避免使用float double

基本类型优于装箱类型

节省了内存

通过接口引用对象

接口优于反射(存疑)

异常

对异常的多种处理方式

  • 异常转译(exception translation) - 如果方法B抛出了NoSuchElementException这个受检异常,然而在方法A中调用方法B时,根据方法A中的逻辑,当遇到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时,抛出一个IndexsOutOfBoundsException异常更为合适。那么就不应该选择向上传播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,而是应该选择捕获NoSuchElementException,然后抛出IndexsOutOfBoundsException。

  • 转换为非受检异常

使失败保持原子性

操作抛出异常,对象的状态不变,和异常之前的状态一致

方法1:设计不可变对象 方法2:在执行操作之前,检查参数有效性 方法3:依靠回复代码 方法4:在对象的一份临时拷贝中操作,之后用结果代替原来对象内容

jdk中的反面案例

滥用继承:stack类

util包有一个工具类,明显是滥用继承的代表。没错,这个类就是鼎鼎大名的Stack类了。

我们知道Statck数据结构本身的特点就是“后进先出”。那么它理想就应该只有两个方法来操纵数据,一个是push()方法,另一个是pop()方法。但是由于继承了Vector,Stack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诸如add(),remove(),set()等违反游戏规则的方法。

值对象应该被设计为不可变对象:Date类

不可变对象是指,实例属性经过初始化后在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固定不变。例如jdk的String以及各种基本类型的包装类。

不可变对象易于设计,并且在并发环境下更加安全,无需额外的同步机制。

util包里的Date类属于值对象,类似于人民币一元,十元的概念,应该被设计为不可变对象。也就是说,不应该提供各种setter方法来修改对象的属性域。

滥用常量接口

在接口中定义常量,让使用的类实现该接口---------错误

常量接口是指没有任何方法,只包含表态final域的接口对象,每一个域都导出一个。实现该接口的类即可获得接口的所有常量属性,看起来非常方便! 然而,常量接口模式是对接口的不良使用。首先,常量的使用应属于内部实现细节,实现常量接口会把这样的细节暴露到导出的API中。其次,如果在后续升级中发现一个类不再需要以前的常量,这个类依然必须实现这个常量接口,以确保向下兼容性。

jdk平台io包里的ObjectStreamConstants就属于常量接口,不值得效仿。

那么,如果需要导出常量,最好的选择方案是jdk5引入的枚举类型(enum)。当然,如果某些常量跟某个类或接口联系非常紧密,也可以把这个常量绑定在该类,例如Integer.MAX__VALUE或Math.PI等。

然而,某些开发人员还是喜欢选择常量接口,因为枚举略显繁琐,而类又必须写一串长长的"public static final "修饰。但是他们的使用还是有底线的,当需要某个常量的,代码只会用XXConstants.XX的模式,而不会直接让类实现这个接口。这种使用算是一种折中方案。采用哪种方法,还是看项目规范吧。